2012年05月24日
夕陽映照下的寂寞
晚霞披我衣,斜陽照我影,炊煙裊裊時,人約黃昏後。有人說黃昏是一種寂寞,而有些人卻說,黃昏是一種淡淡的溫馨。
每天下班回家, 正值夕陽西下,當城市的上空漸漸染成絢麗的橘紅,騎著單車穿梭在車水馬龍,耳畔總會響起風的樂章。我幾乎總能在固定的時間和路段,遇見些“熟人”。 蛧腄涼轵他們只是生活在城市一角的普通人,我不知曉他們的名字,也從未與他們有過正式的交談,可每次的不期而遇,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常常讓我感慨萬千。
不知道從何時起,一對擺攤賣菜的老夫婦引起了我的關注。老夫婦倆年過六旬,所謂的的地攤只是一輛流動的破舊三輪車,韭菜、青蔥、芹菜、生姜,約摸四五種菜蔬將貨車堆得滿滿當當。老爺爺頭戴一頂舊式布帽,一身湛藍中山裝,黝黑皮膚,個頭不高,一開口聲音倒很洪亮;老奶奶頭髮花白,一身素色棉襖,細細看去,臉上不少雀斑,不常說話,但總能瞧見隨和的微笑。
菜攤就設在路況四通八達的高架道路附近,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旁。我路經菜攤的大多數時候,生意談不上多么紅火。老兩口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,價格也相對便宜。晚歸時分,一些來不及買菜的上班族便成了他們時有時無的顧客。“絕對不少秤,少一兩就不要錢﹗”、“慢走呀。”、“今天過節,多買些給你便宜點。”老爺爺嘴裡的濃濃鄉音,從不顯得刺耳,反倒更像一支專屬黃昏的曲子,樸實而真切。生意清閑時,老兩口便安穩地坐在從家中帶來的小木凳上,依依呀呀用方言聊著天,滿面知足的福祉,一身被落日洒下的余暉,在車海人潮竄動的大道上,宛如一道別有情趣的風景線。
我觀察過他們,透過他們與別人的交談,依稀了解到些許劇情片段。孩子在這座城市工作,他們被接來享福,老太婆認生,不習慣城裡的生活,子女在城裡打拼不容易,閑著沒事就幫著多分擔點……老爺爺總是很健談地吐露著心聲,有時也會給幾位經常光顧生意的老主顧加上一塊姜或是幾根蔥。
他們的可愛不但源於內心的純樸,更因為骨子裡的誠信。一天,一個中年人在老兩口的菜攤買菜時,邊接電話邊給了一張百元大鈔,接完電話,將菜放進車簍,還沒取應找的零錢,就踩著腳踏車走了。一向寡言少語的老奶奶發現後焦急地大聲呼喊,但微弱的聲音卻被陣陣車鳴淹埋,老爺爺一看,忙不迭跟在車後緊追不舍,差點奔到大馬路對面,不少圍觀群眾極為感動。
“老先生,下次遇見那人再給他就是了,這么大年紀多危險呀。”圍觀的大媽見狀向老人感嘆著。老爺爺一聽,激動地不停搖手,“不行不行﹗”他一個勁地用蹩腳的國語說著,萬一那人明天從另一條路走了,萬一那人回家怎么都記不起錢怎么少了,“咱莊稼人實誠,該別人的就是別人的。”
有時候,我也覺得老兩口的生活充滿了浪漫色彩。記得婦女節當天,生意閒暇時,老爺爺看見許多歸家人的車簍裡都裝著包裝好的鮮花,便指著菜攤旁不遠的一家露天花店,對老奶奶說著什麼,老奶奶又是搖頭又是伸手阻攔,老爺爺絲毫不去理會,徑直走到了花店頭家面前,“手舞足蹈”地比劃著,最終一手接過了一枝康乃馨,一手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張皺巴巴的鈔票,向著老奶奶走來……
當綠燈亮起的時候,我戀戀不舍地回頭瞥了一眼這個不起眼的小菜攤。每次騎車遠遠瞧見兩位老人,心底總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溫暖。
他們只是茫茫人海中極為渺小的芝麻點,不在意,很容易忽略;他們只是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空間裡的尋常百姓,不留神,很容易遺漏。可他們卻守著寂寞,製造著快樂,用最平凡的身影為黃昏的到來,描繪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﹗
福祉就是自給自足,福祉就是誠信為本,福祉就是懂得挖掘生活的樂趣﹗黃昏是個籠罩著淡淡憂郁的時刻,黃昏是個容易引人傷感的時段,黃昏卻會因為一些小人物、小角色,而變得不凡。
從今天起做一個福祉的人,陪著寂寞等黃昏﹗
每天下班回家, 正值夕陽西下,當城市的上空漸漸染成絢麗的橘紅,騎著單車穿梭在車水馬龍,耳畔總會響起風的樂章。我幾乎總能在固定的時間和路段,遇見些“熟人”。 蛧腄涼轵他們只是生活在城市一角的普通人,我不知曉他們的名字,也從未與他們有過正式的交談,可每次的不期而遇,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常常讓我感慨萬千。
不知道從何時起,一對擺攤賣菜的老夫婦引起了我的關注。老夫婦倆年過六旬,所謂的的地攤只是一輛流動的破舊三輪車,韭菜、青蔥、芹菜、生姜,約摸四五種菜蔬將貨車堆得滿滿當當。老爺爺頭戴一頂舊式布帽,一身湛藍中山裝,黝黑皮膚,個頭不高,一開口聲音倒很洪亮;老奶奶頭髮花白,一身素色棉襖,細細看去,臉上不少雀斑,不常說話,但總能瞧見隨和的微笑。
菜攤就設在路況四通八達的高架道路附近,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旁。我路經菜攤的大多數時候,生意談不上多么紅火。老兩口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,價格也相對便宜。晚歸時分,一些來不及買菜的上班族便成了他們時有時無的顧客。“絕對不少秤,少一兩就不要錢﹗”、“慢走呀。”、“今天過節,多買些給你便宜點。”老爺爺嘴裡的濃濃鄉音,從不顯得刺耳,反倒更像一支專屬黃昏的曲子,樸實而真切。生意清閑時,老兩口便安穩地坐在從家中帶來的小木凳上,依依呀呀用方言聊著天,滿面知足的福祉,一身被落日洒下的余暉,在車海人潮竄動的大道上,宛如一道別有情趣的風景線。
我觀察過他們,透過他們與別人的交談,依稀了解到些許劇情片段。孩子在這座城市工作,他們被接來享福,老太婆認生,不習慣城裡的生活,子女在城裡打拼不容易,閑著沒事就幫著多分擔點……老爺爺總是很健談地吐露著心聲,有時也會給幾位經常光顧生意的老主顧加上一塊姜或是幾根蔥。
他們的可愛不但源於內心的純樸,更因為骨子裡的誠信。一天,一個中年人在老兩口的菜攤買菜時,邊接電話邊給了一張百元大鈔,接完電話,將菜放進車簍,還沒取應找的零錢,就踩著腳踏車走了。一向寡言少語的老奶奶發現後焦急地大聲呼喊,但微弱的聲音卻被陣陣車鳴淹埋,老爺爺一看,忙不迭跟在車後緊追不舍,差點奔到大馬路對面,不少圍觀群眾極為感動。
“老先生,下次遇見那人再給他就是了,這么大年紀多危險呀。”圍觀的大媽見狀向老人感嘆著。老爺爺一聽,激動地不停搖手,“不行不行﹗”他一個勁地用蹩腳的國語說著,萬一那人明天從另一條路走了,萬一那人回家怎么都記不起錢怎么少了,“咱莊稼人實誠,該別人的就是別人的。”
有時候,我也覺得老兩口的生活充滿了浪漫色彩。記得婦女節當天,生意閒暇時,老爺爺看見許多歸家人的車簍裡都裝著包裝好的鮮花,便指著菜攤旁不遠的一家露天花店,對老奶奶說著什麼,老奶奶又是搖頭又是伸手阻攔,老爺爺絲毫不去理會,徑直走到了花店頭家面前,“手舞足蹈”地比劃著,最終一手接過了一枝康乃馨,一手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張皺巴巴的鈔票,向著老奶奶走來……
當綠燈亮起的時候,我戀戀不舍地回頭瞥了一眼這個不起眼的小菜攤。每次騎車遠遠瞧見兩位老人,心底總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溫暖。
他們只是茫茫人海中極為渺小的芝麻點,不在意,很容易忽略;他們只是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空間裡的尋常百姓,不留神,很容易遺漏。可他們卻守著寂寞,製造著快樂,用最平凡的身影為黃昏的到來,描繪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﹗
福祉就是自給自足,福祉就是誠信為本,福祉就是懂得挖掘生活的樂趣﹗黃昏是個籠罩著淡淡憂郁的時刻,黃昏是個容易引人傷感的時段,黃昏卻會因為一些小人物、小角色,而變得不凡。
從今天起做一個福祉的人,陪著寂寞等黃昏﹗
Posted by 半杯水 at 18:20│Comments(0)